()短期償債能力分析: 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營運資本。



  • 流動比率:是衡量企業應付日常營運上所需的現金需求,其比率愈高,代表企業的應變能力愈強,即短期償債能力愈好,故流動比率乃在衡量短期清債能力。

  • 速動比率:又稱「酸性測驗」亦在衡量企業極短期內償債能力。至少要大於100%才符合標準。

()長期償債能力分析:包括負債比率、權益比率、利息保障倍數。



  • 利息保障倍數:在衡量企業以其營業利益償還利息支出的倍數,是債權人衡量其債權全性的指標。

()經營績效分析:包括平均應收帳款週轉率、平均應收帳款收現天數、平均存貨週轉率、平均存貨週轉天數、 總資產週轉率、固定資產週轉率。



  • 平均應收帳款週轉率:衡量應收帳款的收現速度,通常週轉次數高愈高,表示經營收效率愈好,愈能有效運用資產。 

  • 平均存貨週轉率:衡量存貨出售之速度及存貨額是否適當。

  • 總資產週轉率:衡量企業運用總資產的效率,可解釋為「投資成本一塊錢,可以作多少生意」。

()獲利能力分析:包括純益率(利潤率)、總資產報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財務槓桿指數。



  • 純益率:衡量企業經營獲利能力的高低,可以解釋為「作一塊錢的生意,可以淨賺多少元」。

  • 總資產報酬率:衡量運用總資產之獲利能力的高低,可解釋為「投資資本一塊錢可以淨賺多少元」。

  • 股東權益報酬率:衡量股東權益的獲利能力。

  • 財務槓桿指數:衡量公司舉債經營是否對股東有利的指標目標。

()測試股票投資價值的比率:包括本益比、投資報酬率、股利收益率、股利發放率。



  • 本益比:表示投資者的投資成本與投資報酬率之間的比率。

  • 投資報酬率:表示投資者投資成本和投資報酬之間的關係,投資報酬率事實上就是本益比的倒數。

  • 股利收益率:投資者的現金報酬率,亦可視為實質報酬。

  • 股利發放率:顯示一公司的股利政策。

計算公式如下:


()財務結構


1.       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2.      權益比率=股東權益/資產總額


3.      長期資金占固定資產比率=(股東權益淨額+長期負債)/固定資產淨額


()償債能力


1.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流動比率」就是公司短期間可變現的資產為公司短期負債的倍數。通常流動比率高於200%,代表企業的償債能力具有穩定的水準,即使景氣突然反轉或臨時周轉不靈,也不至於發生財務危機。


·         流動比率>200%,表示企業的償債能力具有穩定的水準可以放心投資


·         100%<流動比率≦200%,表示企業的償債能力可能出現問題暫時觀望


·         流動比率≦100%,表示企業的償債能力大有問題趕快賣出持股


2.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就是公司可立即變現的資產為公司短期負債的倍數。通常速動比率高於100%,代表公司要馬上拿錢支付貨款、員工薪水、週轉票據的能力具有穩定的水準;低於100%,就代表公司這些償債能力出現警訊。


·         速動比率≧200%,表示企業可立即變現的資產過多,應該有效運用在擴廠投資方向,顯示經營手法太過保守可以少量買進


·         100%<速動比率<200%,企業支付薪水、貨款、票據能力相當雄厚,不會周轉不靈可以買進股票


·         速動比率≦100%,企業支付薪水、貨款、票據能力大有問題,可能發生周轉不靈趕快賣出持股


3.      利息保障倍數=(所得稅+利息費用)/利息費用=稅前息前淨利/利息費用


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的差別:


速動比率的計算依據是把可立即變現的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款項、股票等資產列為計算基準。


流動比率則是把上述的可立即變現的現金、銀行存款、應收款項、股票等資產,再加上土地、廠房等一年內可變現的資產列為計算基準。


財務報表所稱「流動資產」是指「短期間」,更具體的說法是指「一年內」可以變現的資產。至於「速動資產」則是指「立即」可以變現的資產。


運用流動、速動比率判斷投資策略:


·         長期觀察流動、速動比率的變化趨勢:與純益率一樣,如果只觀察一年或一季的變動,無法確切掌握這家公司真實的償債能力,因此一定要將財報中的流動、速動比率數字多蒐集幾個年度,然後製成圖表,就能清楚地掌握個股的償債能力。


·         流動、速動比率兩者搭配使用:如果流動、速動比率都在安全範圍內,投資人同時觀察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的消長情形,可以得知這家企業在舉債擴廠的同時,財務變現能力的變化,作為投為的參考依據。


()經營能力


1.       平均應收帳款週轉率=銷貨淨額/應收帳款平均數


2.      平均應收帳款收現天數=365天/應收帳款週轉率


3.      存貨週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存貨」是指公司的產品經過一段時間的銷售後,剩下還沒有賣掉的貨品,「存貨周轉率」便是指公司平均花費某個營業成本數值時,才會出現1元的存貨。


·         應收帳款周轉率=營業淨額/應收帳款淨額


「應收帳款」是指客戶買了這家公司的產品,還沒有付錢的金額,「應收帳款周轉率」則是指公司平均做到某個營業淨額數值時,才會出現1元的應收帳款。


存貨及應收帳款都應該愈少愈好,但是,存貨周轉率、應收帳款周轉率則是愈高愈好,表示這家公司把營運績效管理得很好。


周轉率的三項盲點:


ü          公司刻意囤積原料和貨品:有些公司為了預留客戶訂單需求、或防止原料日後價格上漲,徒增營運成本,而採取刻意囤積原料或零組件的作法,使得當期的存貨居高不下,但這並不代表公司的營運績效轉差。


ü          國際大廠拉長應付期款:有些公司的客戶都是國際債信優異的國際大廠,例如IBMDELL等,與這些公司往來業務時,常收到應付款項較長的期票,導致這家公司的應收帳款周轉率比其他同業還高。


ü          財報中數字不能盡信:有些投機取巧的公司會將貨品全部銷給子公司或轉投資公司,在財務報表中顯示出來的存貨就能減到最低,但是實際上貨品根本沒銷售出去。


4.      平均存貨週轉天數=365天/存貨週轉率


5.       固定資產週轉率=銷貨淨額/固定資產淨額


6.      總資產週轉率=銷貨淨額/資產總額


()獲利能力


1.       總資產報酬率={稅後損益+利息費用 X (1-稅率)}/平均資產總額


2.      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損益/平均股東權益淨額


股東可由此得知在這家公司每投資100元時,能夠獲得多少利潤。


股東權益報酬率<5%,表示獲利能力不足 不宜買進


5%<股東權益報酬率<10%,表示獲利能力尚可觀察其他指標再決定


股東權益報酬率>10%,表示獲利能力佳可買進


3.      純益率=稅後損益/銷貨淨額


純益率=稅前淨利/營業內外收入 X100%


簡單的說就是,公司營運一段期間之後,收進來的這些錢當中,有多少比例是可以放進公司的荷包當中。


純益率愈高,代表公司營運後可獲得的利潤較高;純益率愈低,代表公司營運後可獲得的利潤較低。


運用純益率的三大技巧:


·         和同業同行相比。


·         長期觀察純益率的變化趨勢。


·         深入了解純益率上升下降原因。


4.      每股盈餘=稅前盈利/當時總股數


()現金流量


1.       現金流量比率=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2.      現金流量允當比率=最近五年度營業活動淨現金流量/最近五年度(資本支出+存貨增加額+現金股利)


3.      現金再投資比率=(營業沽動淨現金流量-現金股利)/(固定資產毛額+其他資產+營運資金)


()槓桿度


1.       營運槓桿度=(營業收入淨額-變動營業成本及費用)/營業利益


2.      財務槓桿度=營業利益/(營業利益-利息費用)=普通股東權益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


()經營績效


1.       每股淨值=淨值/當時總股數 =淨值/資本額 *10


2.      股價淨值比=股價/淨值


股價是公司在市場上的想像價格,而淨值是公司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所剩下的實質價格。


當這兩者差距愈拉愈近,或是淨值高於股價時,表示投資賺錢的機會已經來臨。


·         股價淨值比>1者,其投資價值相對較低


·         股價淨值比=1者,投資人應該酌量買進


·         股價淨值比<1者,投資人應該積極買進


3.      營業毛利率=營業毛利/營業收入


4.      營業利益率=營業利益/營業收入


5.       稅前淨利率=稅前盈利/營業額


()股票投資價值的比率


1.       本益比=每股市價/每股盈餘


就是市場對個股獲利能力的評價,這項比值正好是投資報酬率的倒數,而投資報酬率是愈高愈好,所以本益比是愈低愈好。


2.      投資報酬率=每股盈餘/每股市價


3.      股利收益率=每股股利/每股市價


股利發放率=每股股利/每股盈餘


 


◆指標


<1> 獲利性指標每股盈餘 (EPS)=稅後純益/發行股數


買一家公司的股票,首先要看的項目當然是看這家公司賺不賺錢,每股盈餘就是直接反映這家公司賺不賺錢的重要數字。這個數字可以在財務報表中的「損益表」找到。每股盈餘數字愈高代表這家公司的獲利能力愈好,股價上漲的空間愈大,公司將來能分給股東的股利 ( 投資報酬 ) 也就愈多。反之,數字愈低代表這家公司的獲利能愈差,股價下跌的空間愈大,公司將來能分給股東的股利也就愈少。


以「每股盈餘」選股的四大原則:


1.      觀察公司每股盈餘是否暴起暴落。當公司每年每股盈餘僅呈微幅差距時,獲利穩定,這時候可買。當公司每年每股盈餘波動幅度大時,獲利不穩定,這時候不可買。


2.      配合本益比的高低選股。當公司的本益比≦20,表示股價合理。當公司的本益比≧20,表示股價偏高。


3.      排除業外收益大幅挹注每股盈餘的公司。在財務報表中的損益表裡,有一項「營業外收入」欄內有記載投資收益的金額,從這裡就可以辨識業外收益。將「營業外收入」欄內有記載投資收益的金額除以公司股數就是每股盈餘的業外收益部分。


4.      目前的每股盈餘不高,但遠景佳的個股。


<2> 成長性指標:營收成長率、盈餘成長率


成長率=(本期-前期)/前期 X100%


營收成長率、盈餘成長率代表一家公司的獲利成長能力,營收成長率和盈餘成長率愈高愈好。


以營收、盈餘成長率選股的三項原則:


1.      成長率忽高忽低不是好股票。


2.      弄清營收盈餘成長原因,再決定投資與否。


3.      避開營收成長率高,但盈餘成長率低的股票。


<3> 安全性指標: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X100%


負債比率愈高,代表公司的財務狀況比較吃緊,每年要負擔的利息也較重,甚至可能吃掉年度獲利。負債比率愈低,代表公司的財務狀況良好。


以負債比率選股的三項原則



  1. 長期觀察,找出逐年上升或暴起暴落的地雷股。當公司每年的負債比率穩定,上下波動與平均值不超過10%,無逐年上升,也無忽高忽低的情形,這時候可買。

  2. 負債比率與盈餘成長率搭配選股。當公司的盈餘成長率大於、或至少等於負債比率增加率時可買,當公司的負債比率增加率大於盈餘成長率時不可買。

  3. 避開以短期負債轉為長期負債的公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elm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